欢迎进入甘肃水利机械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领导之窗
站内搜索
新闻动态
“一把手”谈安全|夯实责任,狠抓落实 全力推动“六项机制”建设落地见效
更新时间:2025-06-24 11:08:38  |  点击次数:62次


甘肃水利机械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安委会主任 李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作出重大部署,提出“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完善安全生产风险排查整治和责任倒查机制”等改革举措,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十八大以来多次对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国有企业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国有企业负责人务必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将抓安全、促发展、保稳定作为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务实作风扎实做好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好事业发展与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二、健全“六项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向事前预防转型

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施工环境的日益复杂,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工程的需求。高风险因素的多样化和潜在危害的隐蔽性,使得有效的风险管理成为保障施工安全的关键。机械化公司自2024年以来,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积极引入科学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提升了公司本质安全水平。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做好源头查找,科学研判风险。科学研判机制是危险源分级管控的有效途径。为避免主观因素对风险评价产生过大偏差的问题,要结合施工技术特点,针对有限空间作业、用电安全、高空作业等较大风险点,优化 LEC 法研判标准,将较为主观的指标从定性分析转为定量研判,客观的反映安全风险现状。二是坚持结果导向,提升预警能力,强化防范措施。针对已识别的风险点,需结合现场施工的实时数据,精准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在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控各项风险因素,通过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可能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制止。例如,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装置,有效减少因人为疏忽或不可预见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健全处置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处置机制是控制事故蔓延的必要手段,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不仅能够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还能够通过预先的准备和训练,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故施工项目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和培训,以确保所有参与应急响应的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应急操作流程。同时,以责任为核心,分级制定责任清单,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严格责任考核,做到压力传导到位、任务分解到位、工作督导到位、问题解决到位。按照《关于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为公司所有在建项目购买了安全生产责任险,切实发挥安责险风险防控和事故预防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打通安全生产管理末梢神经,压实压紧责任落实

施工现场参建单位多,安全责任链条长,最怕责任断档、悬空。施工过程中,要压实总承包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督管控。持续开展以双重预防机制为核心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从机制上补短板、从管理上压责任、从辨识上提精度、从措施上堵漏洞,真正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确保项目安全标准化建立与达标实施,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机械化公司在凡是涉及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事项上,坚决保证投入,不折不扣地去落实。今后,机械化公司将继续以“守正创新”为主旋律,从新技术、新设备入手,加强安全预警,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六项机制”建设为突破点,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供稿:安全质量部

编辑:汪 欣

监审:张天林